|
選作部分
分為四組,任選一組作答。每組10 個單項選擇題,每題1 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 個最符合題意。
(一)礦山安全技術
76.礦井機械通風是為了向井下輸送足夠的新鮮空氣,稀釋有毒有害氣體,排除礦塵,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根據主要的通風機的工作方法,通風方式可分為( )。
A.中央式、對角式、混合式 B.抽出式、壓入式、壓軸混合式
C.主扇通風、輔扇通風、局扇通風 D.繞道式、引流式、隔離式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下礦山通風技術。根據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方法,地下礦山通風方式分為抽出式、壓人式和壓抽混合式。
77.煤礦發生煤(巖)與瓦斯突出事故時,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救護措施,下列關于瓦斯突出事故救護措施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應加強電氣設備處的通風
B.不得停風和反風,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情
C.瓦斯突出引起火災時,要采取綜合滅火或.陶性氣體滅火
D.運行的設備要停電,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瓦斯的噴出及預防.(1)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不得停風和反風,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清。如果通風系統及設施被破壞,應設置風障、臨時風門及安裝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2)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時,要根據并下實際情況加強通風,特別要加強電氣設備處的通風,做到運行的設備不停電,停運的設備不送電,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爆炸。(3)瓦斯突出引起火災時,要采用綜合滅火或惰氣滅火。(4)小隊在處理突出事故時,檢查礦燈,要設專人定時定點用100%瓦斯測定器檢查瓦斯濃度,設立安全崗哨。(5)處理巖石與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時,除嚴格執行處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各項規定外,還必須對災區加大風量,迅速搶救遇險人員。礦山救護隊進入災區時,要戴好防護眼鏡。
78.做好井巷支護是防止地壓災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來說,斷層破碎帶、節理裂隙較發育巖層、軟弱層巖、遇水碎脹或泥化巖層、揭露后易風化宕層都需要加強支護,對于軟弱宕層巷道,最有效的支護方式( )。
A.預制混凝土支護 B.木支架支護
C.金屬支架支護 D.錨桿支護
標準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礦(地)壓災害及防治技術。對于軟巖巷道支護,最有效的支護形式是混)疑土或鋼筋混)疑土支護,能夠迅速控制變形,保證巷道安全。
79.地下礦山發生火災時,有多種控制措施與救護方法,下列控制措施與救護方法中,不符合地下礦山火災事故救護的基本技術原則的是( )
A.控制煙霧蔓延,不危及并下人員的安全 B.防止火災擴大,避免引起瓦斯和煤塵爆炸
C.停止全礦通風,避免火災蔓延造成災害 D.防止火風壓引起風流逆轉而造成危害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礦山火災及防治技術。處理地下礦山火災事故時,應遵循以下基本技術原則:控制煙霧的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員的安全;防止火災擴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塵爆炸;防止火風壓引起風流逆轉而造成危害;保證救災人員的安全,并有利于搶救遇險人員,創造有利的滅火條件。
80.水害是金屬吮屬地下礦山最主要的災害之一,因此,礦并需要具備足夠的排水能力,并下主要排水設備至少應有同類型的3臺泵組成,工作泵排出一晝夜的正常涌水量所需時間不得大于( )。
A.12h B.20h
C.24h D.18h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水害及其防治技術.工作水泵的能力,應能在20h內排出地下礦山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和其他用水).
81.露天邊坡的主要事故類型是滑坡事故,下列關于預防滑坡事故措施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再生產過程中采取從上而下的開采順序,選用從下盤到上盤的采剝推行方向
B.確保臺階高度,坡面角、安全平臺寬度和最終邊坡角等參數符合設計要求
C.定期對邊坡進行安全檢查,對坡體位移等主要參數進行監測
D.采用合理的爆破技術,減少爆破作業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露天邊坡災害及防治技術。選項A,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采用從上到下的開采順序,應選用從上盤到下盤的采剝推進方向。
82.尾礦庫安全度主要根據尾礦庫防洪能力和尾礦壩穩定程度分為危庫、險庫、病庫和正常庫匹級。下列關于尾礦庫工況的描述中,屬于危庫工況的是( )。
A.排洪系統嚴重堵塞或坍塌
B.排洪系統部分堵塞或坍塌,排水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
C.排洪設施出現不影響正常使用的裂縫、腐蝕或磨損
D.壩體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小于規定值的98%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尾礦庫的等別和安全度。有以下工況之一可以定為危庫工礦的是:
(1)尾礦庫調洪庫容嚴重不足在設計洪水位時,安全超高和最小干灘長度都不滿足設計要求,將可能出現洪水漫頂;
(2)排洪系統嚴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劇降低;
(3)排水井顯著傾斜,有倒塌的跡象;
(4)壩體出現貫穿性橫向裂縫,且出現較大范圍目涌、流土變形,壩體出現深層渭動跡象,
(5)經驗算,壩體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小于規定值的0.95;
(6)其他嚴重危及尾礦庫安全運行的情況。
83.并控裝置是指實施油氣并壓力控制技術的設備、工具和管匯。其作用是當并內液柱壓力與地層壓力之間平衡被打破時,及時發現、控制和處理溢液,盡快重建并底壓力平衡,下列關于并控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打開防噴器,泄掉并內壓力,防止并噴 B.聞板防噴器應處于異常閉狀態
C.液動防噴閥處于常閉狀態 D.特殊情況下,可用普通壓力表代替返回壓力表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并控裝置的安全要求。選項A,嚴禁用打開閘板來卸掉井內壓力。選項B,當井內有鉆具時,嚴禁關閉全封閉閘板。選項D,返回壓力表是氣液比為1:200的壓力表,不能用普通壓力表代替。
84.井噴發生后的救援工作是在高含油、氣危險區進行,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火災及人員中毒等事故。下列關于現場應急救援措施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搶險人員要戴好防毒面具、防震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和安全帽等
B.消防車及消防設施要嚴陣以待,隨時應對突發事故發生
C.義務搶救人員到現場守候,做好急救工作的一切準備
D.在高含油、氣區必須持續搶險,直至搶險工作順利完成為止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井下作業過程中發生井噴的處理技術。選項D,在高含油、氣區域搶險時間不宜太長,組織救護隊隨時觀察中毒等受傷人員及時轉移到安全區域進行救護。
85.輸油氣管道的選擇,應結合沿線城市,村莊、工礦企業,交通、電力、水利等建設的現狀,以及沿線地區的地形、地貌、水文、氣象、地震等自然條件,并考慮到施工和日后管道管理維護的方便,確定線路合理走向,下列關于輸油氣管道線路布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埋地輸油氣管道與高壓輸電線鐵塔避雷接地體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15M
B.埋地輸油氣管道與高壓輸電線交叉敷設時,距輸電線20M范圍內不應設置閥室及可能發生油氣裝置泄漏的裝置
C.埋地輸油氣管道與通信電纜平行敷設時,其安全間距不宜小于8M
D.埋地輸油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平行敷設時,其安全距離不宜小于5M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氣舉采油的安全技術。選項A與高壓輸電線鐵塔避雷接地體安全距離不應小于20M;選項C,埋地輸油氣管道與通信電纜平行敷設時,其安全間距不宜小于10M;選項D,埋地輸油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平行敷設時,其安全間距不宜小于l0M.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
8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中,對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規定須組織專家論證。下列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中,應組織專家論證的是( )。
A.搭設高度24m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 B.搭設高度5m的混凝土模板工程
C.架體高度20m的懸挑式腳手架 D.開挖深度為10m人工挖孔樁工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架體高度20m及以上懸挑式腳手架工程應組織專家論證。
87.安全帶是防止高處作業人員發生墜落的個人防護裝備.安全帶的種類較多,因各行業的特點不同,選用的安全帶也不同,目前建筑業多選用( )。
A.墜落懸掛安全帶 B.圍桿作業安全帶
C.區域俘巨制安全帶 D.安全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施工現場安全知識。建筑、安裝施工中大多使用的是墜落懸掛安全帶。
88.開挖深度大于10M的大型基坑時,不允許支護有較大變形,若采用機械挖土,不允許內部設支撐,應采用的支護方法是( )。
A.連續式水平支護 B.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支護
C.地下連續墻錨桿支護 D.短柱隔斷支護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土方工程。地下連續墻錨桿支護的適用范圍:開挖較大較深(>10m)的大型基坑,周圍有高層建筑物,不允許支護有較大變形,采用機械挖土,不允許內部設支撐時。
89.為保障施工作業人員安全,確保工程實體質量,梁、板模板拆除應遵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下列關于梁、板模板拆除順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先拆梁側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B.先拆板底模,在拆梁側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C.先拆梁側模,在拆梁底模,最后拆除板底模 D先拆梁底模,在拆梁側模,最后拆除板底模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模板工程。一般現澆樓蓋及框架結構的拆模順序如下:拆柱模斜撐與柱箍→拆柱側模→拆樓板底模→拆梁側模→拆梁底模。
90鋼絲繩的繩卡主要用于鋼絲繩的臨時連接和鋼絲繩穿繞滑輪組時尾繩的固結,以及扒桿上纜風繩頭的固結等。下列鋼絲繩繩卡中,應用最廣的是( )。
A.騎馬式卡 B.拳握式卡
C.壓板式卡 D.鋼絲繩十字卡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筑構件及設備吊裝工程。騎馬式卡是連接力最強的標準鋼絲繩卡子,應用最廣。
91.拆除工程開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下列關于安全技術交底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A.項目經理向各工總施工負責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B.作業班組長向施工技術負責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C.項目專項技術負責人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D.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拆除工程。專項施工技術措施應由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向專業施工隊伍(班組)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92.工人進入物料提升機的吊籠后,卷揚機抱閘失靈,防止吊籠墜落的裝置是( )。
A.停靠裝置 B.斷繩保護裝置
C.通信裝置 D.緩沖裝置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垂直運輸機械。停靠裝置:吊籃到位停靠后,當工人進入吊籃內作業時,由于卷揚機抱閘失靈或鋼絲繩突然斷裂,吊籃不會墜落以保人員安全。
93.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均用扣件連接,它們之間傳遞荷載利用的是( )。
A.靜力 B.阻力
C.作用力 D.摩擦力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腳手架工程。扣件連接是以扣件與鋼管之間的摩擦力傳遞豎向力或水平力的。
94.進行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同時操作,下方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上方物體可能墜落的半徑之處,當無法滿足上述要求時,上、下方作業之間應設置( )。
A.水平安全網 B.密目安全網
C.安全防護網 D.操作平臺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高處作業工程。進行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時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此條件,中間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95.建筑施工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綜合考慮防火要求、建筑物性質,施工現場周圍環境等因素,在進行平面布置設計時,易燃材料庫(場)與構筑物和防護目標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 )。
A.15m B.20m
C.25m D.30m
答案:B
答案:本題考查的是建筑施工防火安全。易燃、可燃材料堆料場及倉庫與在建工程和其他區域的距離應不小于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