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
同時兼容安卓與蘋果系統
1、直接輸入 m.daliedu.cn
2、掃描左側二維碼,登陸大立教育官網手機端
截止到今年6月份,國務院已分6批次取消319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并且人社部部長表示下半年還將繼續取消一批職業資格,但據了解,這一政策在執行中存在變通和打折扣的現象,一些被取消的職業資格認證仍是就業“攔路虎”,部分與被取消的職業資格名稱、性質相似的認證仍在進行。
網友呼吁相關部門加大清理整頓力度,加強事后監管,督促地方取消相關職業認證,強化落實效果,并且要盡快建立職業資格認證“正面清單”。
“作廢證”背后存利益鏈
有網友指出,一些協會和部門熱衷組織考試和設置門檻,部分原因是職業資格證從培訓、考試到頒發證件,都有利可圖。也有網民發現,一些已經被取消的認證考試,被一些部門變了個花樣又開始報名收費……
有網友說,取消職業資格許可事項,為何執行起來如此艱難?關鍵還在于壟斷利益一時難以被打破。在當下,一些職能部門思想認識模糊,意識不到簡政放權的重要性,仍沒有處理好政府權力與市場邊界之間的關系;更有一些部門“利益自肥”意識膨脹,認為取消職業資格許可事項減少了部門經濟利益。
另外一位網友說:“每一個證背后都是一個利益鏈。支持職業技能培訓,反對靠考證吃飯。”
整頓要快刀斬亂麻
網友表示,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要達到預期效果,必須要“對證下刀”,要系統著眼,通盤考慮,而不能僅盯著被取消的那些證書以及政府的一紙通知。
有網友支招說,首先,要防止地方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對中央政策懶政懈怠、陽奉陰違。督促地方取消相關職業認證,強化落實效率、效果至關重要。其次,要保證現存資格認證的規范有序。
另外有網友認為,針對目前一些部門、協會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濫設資格認定的“證出多門”現象,應繼續加大清理力度,盡快列出職業資格“正面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