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
同時兼容安卓與蘋果系統
1、直接輸入 m.daliedu.cn
2、掃描左側二維碼,登陸大立教育官網手機端
這段時間,住建部226號文件(點擊閱讀文件原文)的發布,一下子打破了建工圈的平靜局面,關于226號文件的討論也是火熱異常,各種說法層出不窮,這皆是因為226號文件明確,除各類別最低等級資質外,取消關于注冊建造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考核。這一規定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就該文件對建筑業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226號文件相關內容解讀
?226號文件取消的是什么?
226號文件取消的是《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中對注冊建造師等人員的指標考核,而不是取消注冊建造師執業。
注冊建造師執業要求非但不會取消,反而會進一步加強,將被列為監管的重中之重。226號文件明確提出: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施工現場主要管理人員在崗履職的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項目經理是否持注冊建造師證書上崗、在崗執業履職等行為的監督檢查。
?應如何理解226號文件提出的“除各類別最低等級資質外”?
最低等級資質一般為三級資質,三級資質標準中若取消了人員指標要求,就剩下凈資產指標要求了,這樣進入建筑施工行業基本上沒什么門檻了。因此,保留最低等級資質要求注冊建造師等人員指標,就保留了一定的準入門檻。取得最低資質后,若要進一步升級,則關鍵看業績,不再以人員為衡量指標。
226號文件對三類人員的影響
目前建筑市場中存在三類人員:有證的業內人士、無證的業內人士、有證的非業內人士,226號文件出臺后,將對其產生哪些影響?
?有注冊建造師證書的業內人士
這類人士將是絕對的“香餑餑”!226號文件強調:重點加強對項目經理是否持注冊建造師證書上崗、在崗執業履職等行為的監督檢查,對違法違規的企業和注冊建造師進行嚴厲處罰。在各級主管部門的嚴管之下,目前建筑市場中無證的業內人士、有證的非業內人士(掛證)在項目上擔任項目經理的情況必將大量縮減,各類項目將大量需要擁有注冊建造師證書又真正干工程的項目經理,這類項目經理的收入也必將看漲。
?無注冊建造師證書的業內人士
未來,在工程行業沒有注冊建造師證書將無法前行。目前《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53號)中要求:未取得注冊證書和執業印章的,不得擔任大中型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不得以注冊建造師的名義從事相關活動。《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中也明確:未取得注冊證書的,不得擔任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不得以注冊建造師的名義從事相關活動。因此,建議無注冊建造師證書的業內人士,還是要早日考取注冊建造師證書,這對于個人今后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有證的非業內人士
目前已有注冊建造師證書且純粹為了掛證的非業內人士,應清楚認識到,項目風險大,而且現在實行的是項目終身負責制,項目一旦發生事故,項目經理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不要圖小利而失去個人未來。
226號文件對施工企業的影響
?首先,非最低資質的企業,如二級、一級和特級資質企業,不再需要注冊建造師等人員指標,以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為例,僅人員掛證成本會直接節省上百萬元。
?其次,項目部用人成本可能會出現先降低后走高的趨勢,降低是因為證書供給量會增加,項目掛證的情況或還將存在一段時間,所以掛項目證書價格會在短時間內走低,從而降低企業一部分支出。但是,若政府主管部門監管力度加大,再加上全國社保聯網的推行,項目掛證也將逐漸走上末路。若一個項目一個證,每個項目需要人員真正持證上崗且履職到位,持證項目經理必然緊缺,施工企業和工程項目部用人成本也必將提高。
?再次,226號文件中提高了資質標準中關于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二級的企業工程業績的要求,同時,業績都將來自于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從一定程度也將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二級資質的申請難度。
?最后,增加人才儲備是當務之急,企業要盡可能多地動員職工去考證,盡可能吸引持證的專業項目經理,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之爭。因此,行業企業要盡早布局,搶占人才高地。
226號文件對人員掛證的影響分析
掛證是建筑業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亂象,一直被政府部門列為打擊的重點對象,此次226號文件的出臺可謂釜底抽薪,將逐漸讓掛證失去生存的土壤。同時,住建部四庫一平臺的完善和人社部的社保全國聯網的推行,也將使得項目掛證難上加難,而且風險極大。
?關于注冊建造師在企業掛證
除最低資質企業外,各類企業已不再需要注冊建造師等執業資格證書來維護資質了,失去生存的土壤后,企業掛證市場將逐漸消失。
同時,因為226號文件明確提出“除各類別最低資質企業外”,所以還是給注冊建造師在企業掛證留下了一個“口子”,因為資質低,二級注冊建造師證就夠用了,企業掛證將嚴重供多于求。
此外,因為目前一、二級注冊建造師總數已超過200萬,226號文件施行后,市場掛靠證書將嚴重供大于求,掛靠企業的價格大幅下降將成為必然,維護三級資質的成本將大幅降低,市場中會不會大量涌現新注冊三級資質企業,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于注冊建造師在項目掛證
眾所周知,注冊建造師掛證分兩種:掛企業和掛項目。掛項目是從投標階段開始,因為掛項目風險相對較大,加上項目責任終身制的推行,出了事故要負法律責任,所以一般情況下,選擇在企業掛證的較多。
226號文件出臺后,掛企業將逐漸失去市場。為了經濟利益,部分掛企業的證書或將分流到掛項目上來,掛項目證書供給量勢必增加,掛項目價格與原先價格相比或將走低,但不排除在政府主管部門嚴管下,推行“一個項目一個證”,掛項目的價格會在一定程度上走高。
針對上述這一問題,226號文件中特別強調,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施工現場主要管理人員在崗履職的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項目經理是否持注冊建造師證書上崗、在崗執業履職等行為的監督檢查。
但究竟執行情況如何?能否最大限度地減少項目掛證?還有待觀察。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15年發布的《關于開展全民參保登記信息系統建設的通知》(人社廳發[2015]86號),明確提出:力爭2015年底前完成省級全民參保登記系統建設工作,2017年底前實現對參加全民參保登記地區的數據全覆蓋。也就是說,在2017年底前實現全國社保聯網后,人證分離的情況將逐漸杜絕,掛項目、掛企業都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總結:226號文件政策實施后,掛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但隨著政府主管部門的嚴管和2017年社保系統全國聯網,掛證將逐漸失去生存空間,建筑市場必將走向“人證合一”。建筑業市場化競爭大幕正在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