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
同時兼容安卓與蘋果系統
1、直接輸入 m.daliedu.cn
2、掃描左側二維碼,登陸大立教育官網手機端
12月7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在首屆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發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組織相關單位和專家,通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現場調研,充分聽取了專家、行業協會、重點企業及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意見,編制完成。作為指導“十三五”時期全國智能制造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重點任務,對推動我國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指導思想:五個著力點
《規劃》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將發展智能制造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分類分層指導,分行業、分步驟持續推進。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同步實施數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領,以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為目標,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為重要抓手,在五個方面著力:著力提升關鍵技術裝備安全可控能力,著力增強基礎支撐能力,著力提升集成應用水平,著力培育新模式,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打造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建設制造強國奠定扎實的基礎。
戰略規劃:“兩步走”
《規劃》提出,2025年之前,推進智能制造實施“兩步走”戰略。
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得到明顯增強,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
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邁向智能轉型。
十大重點任務:
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攻克關鍵技術裝備,提高質量和可靠性,推進在重點領域的集成應用。
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布局和積累一批核心知識產權。
建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開展標準研究與試驗驗證,加快標準制修訂和推廣應用。
構筑工業互聯網基礎,研發新型工業網絡設備與系統、信息安全軟硬件產品,構建試驗驗證平臺,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檢查和信息共享機制。
加大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廣力度,開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示范,遴選智能制造標桿企業,不斷總結經驗和模式,在相關行業移植、推廣。
推動重點領域智能轉型,在《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中試點建設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工廠,在傳統制造業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制造裝備。
促進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引導中小企業推進自動化改造,建設云制造平臺和總的集成服務平臺。
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加快培育一批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集團,做優做強一批“專、精、特”配套企業。
推進區域智能制造協同發展,推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建設,加強基于互聯網的區域間智能制造資源共享和協同。
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隊伍,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智能制造人才培訓,建設智能制造實訓基地,構建多層次的人才隊伍。